市議員童燕珍反對文化局拆除文化中心前總統蔣介石紀念銅像新聞參考資料

  • 發布日期 : 2007-03-13

(記者 黃評仕/高雄報導) 市議員童燕珍昨(十二)日率領近百名群眾,在高雄市文化中心廣場前,針對文化局有意拆除市立文化中心前總統蔣介石紀念銅像,表達反對之意,童燕珍並以「請市長用心拼經濟,不要用力拼銅像」及「反對新文革」為主題,強烈呼籲新市長要用心為市民拼經濟,不要隨中央立委、總統選舉起舞,把數百萬元公帑浪費在拆銅像這種無聊的意識形態上。

童燕珍在文化中心前總統蔣介石紀念銅像前發表一篇「請市長用心拼經濟,不要用力拼銅像」聲明,呼籲新任市長陳菊不要辜負市民對她拼經濟、安定市民生活的期盼,童燕珍認為,新市長施政的第一步如果就是拆銅像、搞意識形態,市民一定非常失望,因為絕大多數市民期待的是一位全民的市長,是一位關注民生問題的市長,絕不是期待一位只會配合民進黨選舉、升高政黨族群對立的市長。

童燕珍表示,歷史事件評價自在人心,歷史留下的遺跡、文件都是中性的物證,即使征服者也不會瘋狂的毀滅歷史出氣,例如共產黨在國共常年內戰取得政權後,並未燒毀國民黨創始人孫中山先生陵寢,也未摧毀蔣中正故居,更保留了立有國民黨黨徽的黃花崗烈士碑,即便經歷文化大革命紅衛兵的瘋狂破壞,這些歷史遺跡仍因是歷史而受到保留,文化局一意孤行,硬要拆毀已是歷史一部分的銅像,行徑猶如新的文化大革命。歷史的腳步已走到廿一世紀,難道我們還要回首挑弄六十年前的仇恨,對已無法為自己辯解的歷史人物「鞭屍」嗎?如果歷史功過定義是由征服者自訂,不但失去歷史功能,更會讓政客假藉歷史之名行報仇之實,變成冤冤相報永無寧日;我們市民不要過這種生活,更反對市政單位浪費數百萬元公幣,介入無聊、無用的正名,拆銅像行為。

童燕珍進一步提出九十四年十月十八日,文化局長親自在議會承諾,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前總統蔣公銅像拆遷,應先經由市民公投決議,文化局若執意要抺去歷史文化,請先尊重民意,依議會決議舉行公投,否則她將以欺騙市民及藐視議會依法處裡。

童燕珍最後語重心長的提出一份數據給市長參考,童燕珍指出,民進黨執政以來,自殺人數不斷上升,全台去年一年自殺國民已高達四千餘人,而與二二八全省遇害人數858人(四年來受害家屬提出申請,總共完成賠償人數為858人),相較,超過五倍有餘,而高雄市九十三、九十四兩年度自殺人口數分別是249人、324人,人數也明顯上升;早年專制時代草菅人命固然令人痛恨,但如今民主時代,主政者何忍以指責專制時代轉移焦點,遮掩因執政無能造成眾多求助無門自殺市民的事實,童燕珍呼籲請市長三思,市民期盼新市長的,絕不是浪費數百萬元公帑去拼一個存在多年的銅像,而是期待新市長拼經濟,關心民生,多挽回一位窮困市民的家庭幸福。

新聞分享: 友善列印